“战争打到家门口”,欧洲科技初创企业要从防务领域分一杯羹
来源:参考消息 | 2025-02-17 15:25:46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2月12日刊发题为《战争打到家门口,欧洲防务科技初创企业正在争取从越来越多的军事预算中分一杯羹》的文章,作者是安娜·海姆。全文摘编如下:
随着西方国家的国防预算增加,德国莱茵金属有限公司等主要承包商的销售额必定会增长,但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可以从中分一杯羹。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军民两用初创企业ARX机器人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的技术有助于将卡车和坦克等传统军事装备转变为无人自动驾驶车辆。这样就可以使乌克兰前线等高风险地区的侦察、后勤和战斗更安全。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维特费尔德说:“我们不能等待装备更换,比如说,一辆坦克的寿命是30至50年。这意味着你没法用新的现代数字化或者人工智能系统来取代它们,除非你等上几十年。”
这就是ARX公司推出Mithra OS系统的原因,它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据称可以将传统军用车辆转变为自主装置。维特费尔德说:“它节省了95%以上的成本——还有时间。我们只需要几周时间就可以把系统数字化。”
维特费尔德的灵感来自他在德国军队服役的经历。他在那里服役14年,看到了“过时”的装备。“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数量和速度上都落后于对手。”他说。
ARX公司希望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地面系统,最近在慕尼黑开设了一家新的工厂从事这项工作,但它不会自己生产,而是与另一家德国初创企业量子系统公司以及几家大型防务承包商合作。例如,它与泰雷兹公司联手整合并强化其地面雷达,维特费尔德说这对ARX公司和武装部队来说是“三赢”,不仅节省了资金,而且给ARX公司和泰雷兹公司带来了好的结果。
与大型承包商相比,ARX公司可以更快地迭代。它不掌握所有答案,但可以迅速纠正方向。去年在乌克兰启用时,ARX公司的系统在战场上出现了严重故障。接下来四个月的工作是“使系统适应现实要求,而不是北约部队采购办公室的要求”。
这一招奏效了,ARX公司获得了一份重大合同。它还从包括北约创新基金在内的投资者那里获得了900万欧元的种子资金,目前正在商讨筹集A轮投资。同时它还在不断迭代。“我们每两到三周就会修改一次软件栈,因为这是在战场上取得成功所需要的适应速度。”
维特费尔德说,这也是与更大型承包商的差别。“投资者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成功了,为什么莱茵金属公司没有采取同样的做法并且抢走你们的生意?我的回答是,这是精简快速的初创企业具有的结构性优势。我们正在构建由软件定义的系统,所以这对我们来说很容易,因为系统的核心是软件,而不是硬件。”
另一个优势是迭代速度,维特费尔德认为这与ARX公司的商业模式直接相关。他说:“我们不会等着采购办公室的流程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与所有的欧洲防务公司一样,它还需要同一个比美国更分散的市场打交道。但ARX公司没有与之对抗,而是将之纳入自己的扩张战略。
维特费尔德表示:“我们正在欧洲各地建立小型实体,因为每个实体都需要适应其客户和供应链,而且因为规模小、适应性强,比在慕尼黑设立一个管理全世界的大型总部要快得多。”
保持精简和快速是一个重大优势。但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高级行动官员詹姆斯·阿库纳的说法,这可能会以牺牲对最终用户的适当支持为代价。阿库纳警告说:“军工科技初创企业——尤其是爆炸式增长的初创企业——没有充分准备好解决客户服务问题或者跟进。”
“如果小型初创公司想要与大公司竞争,就需要提供同样的服务。”他补充道。(编译/葛雪蕾)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