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三年大变样” 上海再推23条任务举措助力发展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8-21 10:48:42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上海8月20日消息(记者 张笛)20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表示,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兑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承诺。
临港新片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临港新片区的发展,为此专门编制了《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出台了多项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上海市委、市政府建立机制、倾斜资源、倾斜政策,强力推动临港新片区建设,这些都为新片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陈金山表示,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年来,以“五个重要”为指引,紧扣“四个打造”的工作目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兑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承诺,呈现出了生气勃勃、如火如荼的新临港。成立三年来(2019年至2021年),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3%,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3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
陈金山认为,三年来,临港打造“开放新高地”,在若干重点领域制度创新上率先实现了新突破;打造“战略增长极”,在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上取得了新成效;打造“城市样板间”,在建设具有“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现代化新城上开启了新篇章;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地”,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展现了新作为。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临港新片区建设提出的“五个重要”指示要求,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了该《若干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
据介绍,《若干政策措施》主要聚焦“三个坚持三个突出”。即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本市事权;坚持效果导向,突出重大项目;坚持目标导向,突出城市功能。具体包括3个方面23条任务举措。
在强化产业支撑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产业发展水平。主要包括提升高端制造业能级,加强国际氢能谷、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动力之源等重点园区建设;建设滴水湖AI创新港,培养AI创新生态;深化国际数据港建设,探索建设国家数据跨境流动试验示范区;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更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和功能平台布局临港新片区,推动一批科研院所、高校研究院、产学研转化平台、保税研发中心布局临港新片区。
在强化城市功能基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独立综合性城市功能体系。主要包括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临港集疏运中心、市域铁路南汇支线,加快启动建设小洋山北侧作业区相关工程、大芦线东延伸等项目;完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推动航空产业配套项目规划建设;建设临港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融合生长的未来数字孪生城;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城市,建设临港风光气储示范区;提升韧性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上海产教融合示范区;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引进上海优质中医资源建设三级中医医院;打造大都市旅游目的地,支持临港新片区承办国际、国内文化节展和顶级赛事活动。
在强化政策保障方面,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要素供给。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推动技能劳动者在新片区高质量就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引进专属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人才子女就学服务,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升人才管理工作政务服务效率,将“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服务人才范围从A类工作许可证扩大至B类;提高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性,外籍人才凭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临港新片区定点医院享受网上挂号预约医疗等服务;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体系,为重大项目建设紧缺急需海外人才提供出入境“绿色通道”服务;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支持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建设融资机制创新,支持临港新片区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申报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加强临港新片区资源性指标统筹,以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为导向,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适度优化产业用地转让管理,符合条件的园区平台公司物业直接转让比例可适度上调。
发布会现场
编辑: 尧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