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民进党断军公教退路,岛内大学生把“台独”赶上绝路!

来源:海峡之声 | 2024-12-26 09:02:29

“军公教都是米虫”“缴的少少,领的饱饱”“反改革”……这些由民进党人士炮制的口号,曾经在绿媒与侧翼的鼓吹下风行岛内。民进党当局则趁势以“今天不改革,明天就后悔”的坚决态度大砍军公教警消退休年金,甚至违反岛内行政法规“不溯及既往”原则,令退休多年的军公教人员痛斥,“青春岁月奉献公家,却换来无情对待”。

该事件曾引起极大社会争议,退休军公教团体相关抗议活动一度激烈到“武斗”程度,但在民进党当局“鸭霸”下,抗议并未取得丝毫进展,仍以失败告终。民进党当局在“获胜”后,执政更加傲慢、独裁,且从未停止对军公教群体的污名化,试图将“肥猫”“米虫”等标签死死贴在这群“蓝营铁票”群体上。

事件过去近10年后,为什么还要重提?因为民进党砍向军公教身上的“回力标”已扎到了自己身上。具体表现就是岛内大学应届毕业生报考公职的比率“雪崩”。考公职从十几年前的热门之选,变成今天鲜有人问津的“罗雀之门”。

据台“立法院”预算中心统计,11年来,岛内大学应届毕业生考公职比例大减86%,从2012年的34864人降至2023年的4994人,骤降3万人,与十年前相比只剩个零头。在媒体街访中,近八成毕业生表示“没考虑公职为首选工作”,再次验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以及问题的严重性。

显而易见,自民进党2016年上台后就力推的狂砍军公教年金措施,产生了让民进党自身统治“大厦将倾式”的危机。彼时污名军公教群体所取得的“胜利果实”,如今看来更像是灭顶之灾。

为什么岛内大学生对公职热度不再?原因不少,而矛头均指向已进入第三任期的民进党。比如,大学生们最常提到的收入问题,以及退休保障问题,就是民进党自己挖下的坑。

再比如,先前被爆出的政客性骚扰丑闻以及近期因有职员轻生才受到社会关注的霸凌公务员现象,让公职在“钱少”劣势之外,还暴露出“杂事多”“压力大”“工作氛围窒息”等诸多缺点。

此外,民进党执政以来,贪腐成风,被揭露的贪腐大案层出不穷,涉及金额都达百亿、千亿(新台币)规模,而没有被揭露,或因政治因素被平息的贪腐案件存量更为惊人。在2024台湾地区年度代表字票选活动中,此前并未受到关注的“贪”字,竟高票胜出,证明台湾社会对民进党的贪腐形象有着极为普遍和深刻的认知。台湾公务员形象因民进党执政而被污染,刚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怎能甘心与之为伍?

同样的逻辑也体现在台军招募中。由于台军在政党立场上更偏向蓝营,导致民进党在野时和执政后,长期采取敌视军人的态度,一些丑化台军的网络梗与“名场面”常常出自绿营手笔。台军威严持续遭到削弱,成为可尽情愚弄的“笑话”。再加上台军薪资水平尤其是志愿役(即职业军人)薪资长期处于低位。一边“吃不饱”,一边被“骂到饱”,年轻人谁还愿意以身入局?

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用来形容民进党当局上述为谋短期利益而撕裂台湾社会最终祸及自身的“骚操作”,再合适不过!要知道,今年排在“贪”之后的代表字,头一个就是“斗”,紧接着就是“骗”。贪很多、斗很凶、骗很大,已成为民进党在台湾社会中的“三维成像图”。民进党早已忘记党名中的“民主”与“进步”,沦为以骗治台、谋“独”引战、支持戒严的绿色新威权。

民进党当局断军公教退路,阻台湾年轻人活路,威胁全台民众生路,多行不义的最终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走向灭亡的绝路。(大力)

编辑: 梁华

分享: